查看全圖
軍事交通圖

上海縣水道營汛圖

Hydrographic and Battalion Map of Shanghai County
漢 語 拼 音 Shanghai Xian shui dao ying xun tu
製圖年代 清同治9年(1870)
原圖尺寸
板式類型 彩繪
材質 紙本
色彩
數量
類型
典藏國別
典藏單位 大英圖書館(British Library)
徵引書目 同治《上海縣志》,卷三,〈水道上〉。 秦榮光撰,《上海縣志札記》,卷一。 《欽定剿平粵匪方略》,卷417,〈附設立長江水師章程〉。 同治《上海縣志》,卷11,〈兵防〉。 同治《上海縣志》,卷四,〈水道下〉。
備註 Or. 15261.c.3/2
分享
圖題〈上海縣水道營汛圖〉,係以圖中內容擬訂;全圖不附圖例、比例,方位標示於圖沿四周,採南上、北下。圖中以形象描繪上海縣城、城內官署、書院及境內營汛、橋渡;圖面覆蓋為上海縣境水道、汛地的分佈,圖上縱橫的水道,哨船、巡船在近洋及吳淞江面上巡弋。吳淞江水源自太湖,其後匯流境內各支流河道,「舊江即舊吳松江也,亦名虬江,今為吳松江,岸北套河分隸於嘉、青、上、寶四邑境,轉而東北出吳松口名西虬江,以對岸有東虬江也」(同治《上海縣志》,卷三,〈水道上〉)。同治年間《上海縣志札記》載:吳淞江為長江出海前最後支流,後吳淞江雖被黃浦江所奪,江口仍以吳淞為名(秦榮光撰,《上海縣志札記》,卷一)。        
同治七年(1868),兩江總督曾國藩以「江蘇轄境,江海匯歸之處,固稱澤國,即江以南蘇、常、松、太等屬,亦復湖河紛歧,跬步皆水」,奏請「原制水師內河、外海分兩支,今擬改為分三大支,曰內洋、曰外海、曰裏河。……腹地之水,以太湖為巨浸,太湖入海,凡分三道:北為劉河、南為黃浦江、中為吳淞江,此裏河也」(《欽定剿平粵匪方略》,卷417,〈附設立長江水師章程〉),是以上海縣境屬提標裏河右營管轄;圖中縣境的營汛「有本營兵防,鄰境者有客營兵防;本境者分別標明。凡汛兵皆戰守並派,惟瞭臺上用守兵」(同治《上海縣志》,卷11,〈兵防〉),其各營汛地分佈、河道綜理與同治十年(1871)任江蘇按察使的前蘇松太兵備道應寶時(1821-1890)所纂的《上海縣志》記載吻合(同治《上海縣志》,卷三,〈水道上〉、卷四,〈水道下〉、卷11,〈兵防〉)。判斷本圖或為此一時期所繪。        
本圖可與國立故宮博物院藏〈江蘇海防圖〉(平圖021513)、〈寶山縣海塘圖〉(軍機檔附圖046243-a)、〈各省沿海口隘全圖〉(平圖020867)、〈沿海岸長圖〉(平圖020868)、〈江南各道府圖表存〉(平圖020923-020941)及美國國會圖書館藏〈江蘇全圖〉(gm 71005111)、〈長江水師瓜洲鎮標中營江汛全圖〉(gm 80692824)、〈孟河營繪呈卑營汛境江程里數界址圖〉(gm 80692825)對應研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