城市地圖
杭城西湖江干湖墅圖
Landscape of Hangzhou漢 語 拼 音 | Hang Cheng Xihu jiang gan hu su tu |
---|---|
製圖年代 | 清康熙55年至雍正5年間(1716-1727) |
原圖尺寸 | |
板式類型 | 彩繪 |
材質 | 紙本 |
色彩 | |
數量 | |
類型 | |
典藏國別 | |
典藏單位 | 大英圖書館(British Library) |
原藏目錄連結 | http://explore.bl.uk/primo_library/... |
備註 | Maps Tab.1.e.2 |
分享 |
圖題〈杭城西湖江干湖墅圖〉貼簽墨書於圖右;全圖以傳統繪畫揉合地圖繪製的技巧表現,將杭州城與西湖及城北附郭仁和縣、城南附郭錢塘縣一帶山形水勢盡收於圖中。全圖不附圖例、比例及方位,但明顯採西上、東下的分佈。圖中各處標示地名,杭州城內官署、坊巷、水道橋樑均詳細註記;杭城外西湖及周圍山嶺、寺廟及景點也都非常細膩描繪,錢塘江水面在圖右,以圖面空白的方式表現,僅註記「閘口至北新關三十里」、「閘口至六和塔五里」等兩處文字。
圖中聖因寺未標示,按「聖因寺在西湖孤山之陽,康熙42 年(1703)聖祖仁皇帝省方南巡兩浙,官民欣忭愛戴,恭建行宮以為駐蹕之地。雍正五年(1727)巡撫李衛(1687-1738)奏稱:行宮閒設湖濱,無以展臣子誠敬之思,請改為佛寺,朝夕焚香頂禮祝頌聖德神功於萬世。奉旨准行,欽定寺名」(雍正《浙江通志》,卷226,〈寺觀一〉),圖中仍稱行宮;另「天后宮在武林門內城東北隅,國朝雍正九年(1731)總督李衛毀西洋天主堂改建」(雍正《浙江通志》,卷217,〈祠祀一〉),圖中尚稱「天主堂」。圖繪上限時間或從圖中敷文書院的沿革可斷,「敷文書院在仁和縣萬松嶺上,舊名『萬松書院』,……國朝康熙十年(1671)巡撫范承謨(1624-1676)重建,改為『太和書院』。32 年(1693)巡撫張鵬翮(1649-1725)重修,55 年(1716)巡撫徐元夢(1655-1741)重修,奉聖祖仁皇帝御書『浙水敷文』扁額懸於中堂」(光緒《杭州府志》,卷16,〈學校三.書院〉)。判斷全圖或繪於康熙55 年至雍正五年之間。
本圖可與國立故宮博物院藏〈乾隆南巡紀程圖〉(平圖020803-020818)、〈石門鎮北第二站至海寧縣塘棲鎮大營道里圖說〉(平圖020819)、〈塘棲鎮第三站至省城內行宮道里圖說〉(平圖020820)、〈海寧陳園第四站至省城內行宮道里圖說〉(平圖020821)、〈浙江杭州府屬地理輿圖〉(平圖020962)及美國國會圖書館藏〈安瀾園至尖山起座道里圖說〉(gm 85693767)、〈安瀾園至杭州府行宮道里圖說〉(gm 2002626740)、〈浙江省垣坊巷全圖〉(gm 71005032)、〈浙江省垣水利全圖〉(gm 89691149)對應參考。
圖中聖因寺未標示,按「聖因寺在西湖孤山之陽,康熙42 年(1703)聖祖仁皇帝省方南巡兩浙,官民欣忭愛戴,恭建行宮以為駐蹕之地。雍正五年(1727)巡撫李衛(1687-1738)奏稱:行宮閒設湖濱,無以展臣子誠敬之思,請改為佛寺,朝夕焚香頂禮祝頌聖德神功於萬世。奉旨准行,欽定寺名」(雍正《浙江通志》,卷226,〈寺觀一〉),圖中仍稱行宮;另「天后宮在武林門內城東北隅,國朝雍正九年(1731)總督李衛毀西洋天主堂改建」(雍正《浙江通志》,卷217,〈祠祀一〉),圖中尚稱「天主堂」。圖繪上限時間或從圖中敷文書院的沿革可斷,「敷文書院在仁和縣萬松嶺上,舊名『萬松書院』,……國朝康熙十年(1671)巡撫范承謨(1624-1676)重建,改為『太和書院』。32 年(1693)巡撫張鵬翮(1649-1725)重修,55 年(1716)巡撫徐元夢(1655-1741)重修,奉聖祖仁皇帝御書『浙水敷文』扁額懸於中堂」(光緒《杭州府志》,卷16,〈學校三.書院〉)。判斷全圖或繪於康熙55 年至雍正五年之間。
本圖可與國立故宮博物院藏〈乾隆南巡紀程圖〉(平圖020803-020818)、〈石門鎮北第二站至海寧縣塘棲鎮大營道里圖說〉(平圖020819)、〈塘棲鎮第三站至省城內行宮道里圖說〉(平圖020820)、〈海寧陳園第四站至省城內行宮道里圖說〉(平圖020821)、〈浙江杭州府屬地理輿圖〉(平圖020962)及美國國會圖書館藏〈安瀾園至尖山起座道里圖說〉(gm 85693767)、〈安瀾園至杭州府行宮道里圖說〉(gm 2002626740)、〈浙江省垣坊巷全圖〉(gm 71005032)、〈浙江省垣水利全圖〉(gm 89691149)對應參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