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國政區總圖
大清廿三省輿地全圖:附朝鮮州道輿地圖
Complete map of the twenty-three provinces of the great Qing Dynasty with a provincial map of Korea漢 語 拼 音 | Da Qing er shi san sheng yu di quan tu: fu Chaoxian zhou dao yu di tu |
---|---|
繪製者 | 佚名 |
製圖年代 | 光緒十一年至二十一年(1885–1895) |
原圖尺寸 | |
板式類型 | 墨印著色 |
材質 | 紙本 |
色彩 | |
數量 | |
類型 | |
典藏國別 | |
典藏單位 | 國會圖書館(Library of Congress) |
原藏目錄連結 | http://lccn.loc.gov/gm71005068 |
徵引書目 | 《清史稿》卷一一六〈職官三〉。 |
分享 |
圖題〈大清廿三省輿地全圖〉,副題〈附朝鮮州道輿地圖〉,附圖例、方位座標;圖左下方繪東、西兩半球。全圖主要描繪清晚期疆域及二十三省的行政區域及各省、府、州、縣的分布。但將全境以扭曲的方式描繪,以致於圖面所表達的疆域似稍變形而失真。圖題雖稱「大清廿三省」,其實僅繪康熙七年(1668)建置的「內地十八省」及關外東北地區。
圖中附圖例標示省城、府城、縣城、州署、廳署等各級行政區畫,另長城、主要河流、分界、鐵路、山水也配合各項符號表示;山脈以暈滃法 (Hachuring)方式表示地形的陡斜。圖中特別強調東北地區的鐵路,以粗線標示;也詳細描繪朝鮮王國的行政設置,但方位失真,若干地點的描述也錯誤。臺灣島上以顏色區分兩塊,西半部行政區域的建置若干標示錯誤;東半部則以文字註記「番地」。
本圖的繪製年代,很難以圖中行政區域的沿革變遷來判斷;圖中若干州、廳、縣屬的建制,非常紊亂;臺灣島內各級行政區域的標示也錯誤甚多。但圖下方說明部分卻透露了判斷年代的線索,其中提及「臺灣巡撫駐劄所」、「新疆巡撫駐劄所」等。按光緒十年(1884)新疆建省(參:《清史稿》卷一一六〈職官三〉),派劉錦棠(1844–1894)為首任巡撫;光緒十一年(1885)臺灣建行省,劉銘傳(1836–1896)為首任巡撫。直至光緒二十一年(1895)清廷棄臺灣、省巡撫(參:《清史稿》卷一一六〈職官三〉);據此或說明了本圖大概完成於1885年至1895年間。
本圖可與國立故宮博物院藏乾隆〈十三排銅版地圖〉(平圖 021049–021156)、〈中國地圖〉(平圖 021504)、〈大清萬年一統天下全圖〉(購善002503–002510)、〈皇朝一統輿地全圖〉(購善 002800–002807)相對應研究。
圖中附圖例標示省城、府城、縣城、州署、廳署等各級行政區畫,另長城、主要河流、分界、鐵路、山水也配合各項符號表示;山脈以暈滃法 (Hachuring)方式表示地形的陡斜。圖中特別強調東北地區的鐵路,以粗線標示;也詳細描繪朝鮮王國的行政設置,但方位失真,若干地點的描述也錯誤。臺灣島上以顏色區分兩塊,西半部行政區域的建置若干標示錯誤;東半部則以文字註記「番地」。
本圖的繪製年代,很難以圖中行政區域的沿革變遷來判斷;圖中若干州、廳、縣屬的建制,非常紊亂;臺灣島內各級行政區域的標示也錯誤甚多。但圖下方說明部分卻透露了判斷年代的線索,其中提及「臺灣巡撫駐劄所」、「新疆巡撫駐劄所」等。按光緒十年(1884)新疆建省(參:《清史稿》卷一一六〈職官三〉),派劉錦棠(1844–1894)為首任巡撫;光緒十一年(1885)臺灣建行省,劉銘傳(1836–1896)為首任巡撫。直至光緒二十一年(1895)清廷棄臺灣、省巡撫(參:《清史稿》卷一一六〈職官三〉);據此或說明了本圖大概完成於1885年至1895年間。
本圖可與國立故宮博物院藏乾隆〈十三排銅版地圖〉(平圖 021049–021156)、〈中國地圖〉(平圖 021504)、〈大清萬年一統天下全圖〉(購善002503–002510)、〈皇朝一統輿地全圖〉(購善 002800–002807)相對應研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