全國政區地圖
大明一統山河圖
The great Ming Dynasty's atlas of mountains and seas漢 語 拼 音 | Da Ming yi tong shan he tu |
---|---|
繪製者 | 佚名 |
製圖年代 | 十八世紀 |
原圖尺寸 | |
板式類型 | 墨繪著色 |
材質 | 紙本 |
色彩 | |
數量 | |
類型 | |
典藏國別 | |
典藏單位 | 國會圖書館(Library of Congress) |
原藏目錄連結 | http://lccn.loc.gov/2002626778 |
入藏來源 | 華爾納(Warner, Langdon, 1881-1955) |
入藏方式 | |
入藏時間 | 1927年 |
徵引書目 | 《明史•地理志七》〈雲南貴州〉。 方拱乾,《寧古塔志》,收於《昭代叢書丙集》卷二六。 李孝聰,《美國國會圖書館中文古地圖敘錄》,北京文物,2004,頁10。 |
分享 |
圖冊封面題《大明一統山河圖》,〈圖序〉稱《大明一統天下圖》。全冊九幅拼合,其中大明疆域全圖、關外、朝鮮拼為一圖;另一幅單獨而詳細繪製的朝鮮行政區畫圖。大明兩京(北京、南京)分別在北直隸、南直隸,特別框出強調。全冊各圖尺寸不一。〈圖序〉稱繪圖者「得《(大明)一統志》,按其實、撮其要而摹之,遂為大明天下之圖」。
全圖主要顯示明朝域內山川地貌及府、州、縣治等行政區域。其中宣慰使司、宣撫司、長官司、軍民府及衛所詳加標示。除明朝疆域以外,鄰近朝鮮半島、日本、琉球及東南亞的的占城、勃泥和真臘一一入圖。圖冊〈凡例〉對於該圖繪製的規則說明清楚,全圖「此圖雖或旁考他書以成,而專用《一統志》為主,故名《大明一統天下圖》。郡邑山川縱橫遠近,依志所載,里數皆以一寸準百里,一尺準千里為度,而尺用我世宗朝(李祹,1397-1450;李氏朝鮮第四朝,在位1418-1450)所定周尺。……總計天下百六十府,二百三十四州,千一百十六縣。」周尺比例刻度註於〈凡例〉之後。繪者明顯為李氏朝鮮時期人士。〈凡例〉中另訂〈圖例〉,為各圖標示符號的依據。
從〈圖序〉所載「……於是仰俯宇宙,治亂因革,凡有幾番棋局。伊昔有明,忽焉夷暉,試觀今日是誰之天下,一失一得,撫斯圖而感慨系之矣」,得知本圖大概成於入清以後。但圖中行政區劃似乎彙整明代萬曆二十八、九年(1600-1601)以來相關資訊。如:萬曆二十九年(1601)四川遵義軍民府屬黃平安撫司改置黃平州、甕水安撫司改置甕安縣、草塘安撫司劃入甕安縣、餘慶長官司改置餘慶縣。其他白泥長官司、重安長官司、容山長官司亦都裁司,圖中未改;似乎僅反應部分行政區域的改建。同年播州宣慰司改置遵義縣為府的附郭、望草垻地新置桐梓縣、真州長官司升為真安州、新置綏陽縣,圖中均反應。但萬曆三十三年(1605)貴州思南府水德江長官司改置安化縣,圖中卻仍為標示長官司(參:《明史•地理志七》〈雲南貴州〉)。另於分圖中附寧古塔周邊分佈圖,按寧古塔為滿洲語,意為「各六個」(參:方拱乾,《寧古塔志》,收於《昭代叢書丙集》卷二六)及柳條邊的繪出,明顯都為清代以後東北的地理資訊。〈凡例〉中提到「後觀懷仁(1623–1688)所著〈坤輿全圖〉者,彼固自以為全矣」,知圖繪當於康熙十三年(1674)後。但〈圖序〉後落款「上□元年辛丑季夏上浣願學生書于南川寓舍」,圖幅外收藏單位以鉛筆注記:「1721 kõngjong, King of Korea, 1688–1724.」李孝聰教授亦根據落款,判斷圖繪於清康熙六十年(1721)(參:李孝聰,《美國國會圖書館中文古地圖敘錄》,北京文物,2004,頁10);但因其中脫字且圖中資訊與繪圖年代相隔甚久,故存參。
本圖可與國立故宮博物院藏〈九邊圖〉(平圖020846–020856)、〈坤輿全圖〉(平圖020786-020793)作對應比較的研究。
全圖主要顯示明朝域內山川地貌及府、州、縣治等行政區域。其中宣慰使司、宣撫司、長官司、軍民府及衛所詳加標示。除明朝疆域以外,鄰近朝鮮半島、日本、琉球及東南亞的的占城、勃泥和真臘一一入圖。圖冊〈凡例〉對於該圖繪製的規則說明清楚,全圖「此圖雖或旁考他書以成,而專用《一統志》為主,故名《大明一統天下圖》。郡邑山川縱橫遠近,依志所載,里數皆以一寸準百里,一尺準千里為度,而尺用我世宗朝(李祹,1397-1450;李氏朝鮮第四朝,在位1418-1450)所定周尺。……總計天下百六十府,二百三十四州,千一百十六縣。」周尺比例刻度註於〈凡例〉之後。繪者明顯為李氏朝鮮時期人士。〈凡例〉中另訂〈圖例〉,為各圖標示符號的依據。
從〈圖序〉所載「……於是仰俯宇宙,治亂因革,凡有幾番棋局。伊昔有明,忽焉夷暉,試觀今日是誰之天下,一失一得,撫斯圖而感慨系之矣」,得知本圖大概成於入清以後。但圖中行政區劃似乎彙整明代萬曆二十八、九年(1600-1601)以來相關資訊。如:萬曆二十九年(1601)四川遵義軍民府屬黃平安撫司改置黃平州、甕水安撫司改置甕安縣、草塘安撫司劃入甕安縣、餘慶長官司改置餘慶縣。其他白泥長官司、重安長官司、容山長官司亦都裁司,圖中未改;似乎僅反應部分行政區域的改建。同年播州宣慰司改置遵義縣為府的附郭、望草垻地新置桐梓縣、真州長官司升為真安州、新置綏陽縣,圖中均反應。但萬曆三十三年(1605)貴州思南府水德江長官司改置安化縣,圖中卻仍為標示長官司(參:《明史•地理志七》〈雲南貴州〉)。另於分圖中附寧古塔周邊分佈圖,按寧古塔為滿洲語,意為「各六個」(參:方拱乾,《寧古塔志》,收於《昭代叢書丙集》卷二六)及柳條邊的繪出,明顯都為清代以後東北的地理資訊。〈凡例〉中提到「後觀懷仁(1623–1688)所著〈坤輿全圖〉者,彼固自以為全矣」,知圖繪當於康熙十三年(1674)後。但〈圖序〉後落款「上□元年辛丑季夏上浣願學生書于南川寓舍」,圖幅外收藏單位以鉛筆注記:「1721 kõngjong, King of Korea, 1688–1724.」李孝聰教授亦根據落款,判斷圖繪於清康熙六十年(1721)(參:李孝聰,《美國國會圖書館中文古地圖敘錄》,北京文物,2004,頁10);但因其中脫字且圖中資訊與繪圖年代相隔甚久,故存參。
本圖可與國立故宮博物院藏〈九邊圖〉(平圖020846–020856)、〈坤輿全圖〉(平圖020786-020793)作對應比較的研究。